A股市场何时迎来大突破 蓄势待发静候内外共振。截至2025年6月末,A股市场在3300点附近震荡蓄势已达10个月,这一周期始于2024年10月。市场运行中,中枢明显上移,6月底上证综指收于3444点附近。上半年市场波动区间缩小至3040-3460点无忧配无忧配,市场筹码逐渐集中,积蓄突破力量。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3万亿元以上,融资余额达1.83万亿元,创近两年新高,反映出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无忧配,为后续趋势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当前蓄势格局的核心矛盾在于内需复苏动能不足与政策托底力量的博弈。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8%,拖累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居民财富效应减弱,消费信心受到影响,社零总额增速连续三个月低于预期,对企业盈利修复形成制约。但政策托底力量也在持续发力,特别国债资金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截至2025年6月底,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发行进度的42.69%,重点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设备更新补贴政策稳步推进,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升,预计基建投资有望在三季度末触底回升,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海外因素对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根据CME最新数据,市场预期7月降息的概率升至25%,9月前降息概率高达97%。若如期落地,将有效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推动北向资金回流。2024年受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67.8亿元。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配置意愿将增强,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外资流入。但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谈判到期,构成短期扰动因素。若谈判结果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市场对贸易摩擦加剧的担忧,导致风险偏好下降,进而影响A股市场表现。
A股真正的趋势性突破需等待两大条件共振:一是9月海外流动性拐点确认至关重要。若美联储降息启动,将显著释放成长股估值压力。纳斯达克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美联储降息将使得全球资金重新评估资产配置,A股中的成长板块有望受益于估值修复;二是国内经济在四季度迎来内生性改善是关键。从时间节点来看,三季报有望呈现盈利拐点。这得益于财政政策传导显效,特别国债项目全面开工,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营收增长10%-15%;科技行业补库周期启动,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连续回升,国内半导体设备、光芯片等细分领域企业订单量显著增加;消费刺激政策渗透,以旧换新补贴落地,将直接拉动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预计下半年相关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速将继续提升。若上述条件达成,指数或于2025年四季度突破3500点箱体上沿,向更高区域迈进。
短期来看,市场仍面临两大风险。若7月关税谈判恶化,将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担忧,叠加中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指数回踩3200点支撑。部分成长板块估值已处历史高位,若流动性预期修正,可能引发板块内部分化,估值回调压力加大。
市场整体还处于结构性行情当中,上有阻力而下有支撑。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市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此期间不盲目追高无忧配,把握机构性行情机会。进攻端聚焦科技成长与新消费领域,如光芯片、半导体设备等人形机器人领域,以及宠物经济及国货美护等消费升级新亮点。防御端配置高股息与战略资源板块,银行板块具有二次分红预期增强的优势;电力板块因核电审批加速,部分企业项目储备充足;黄金板块则受益于地缘风险加剧以及降息预期,部分企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惠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